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北海市政协十届一、二次会议提案第243号

发布时间:2017-10-17 15:17   作者:   [字体大小: ]

题目:关于传承北海戏曲文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民盟北海市委会
承办单位: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市教育局(协),合浦县政府(协),海城区政府(协),银海区政府(协),铁山港区政府(协)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一)北海戏曲文化现状:
    北海历史悠久,民间文学遗产丰富,其中主要戏曲——粤剧和木偶戏,广泛分布于北海市一县三区各个城区与乡镇。清朝初年,由广东传入合浦的。它维系着一代又一代北海人的粤系母语的情结,沿绵着北部湾子民独特的礼俗风情以及审美情趣,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和重视,北海粤剧团克服了种种困难,排练整编修改优秀传统剧目,赴港澳和区内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绩斐然;深入海港、渔村、乡镇及部队学校慰问演出,丰富了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天,民间粤剧成为蔓延于北海公园广场、街头巷尾、村社乡间的一种时髦生态,成为了北海市本地中老年群众喜爱的剧种。
    北海市有2个传统戏剧国营团体,分别是原合浦县粤剧团和北海市粤剧团。2012年6月,原北海市粤剧团转制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10月,原合浦县粤剧团转制为合浦县传统戏曲研究中心。有演出许可证的民营团体仅有1个,为铁山港区海港粤剧团,其余团体均为民间班社,共11个,多由业余从业者和曲艺爱好者组成,表演节目以折子戏、粤曲对唱、独唱为主,一般不能演出大戏。 
    北海市另一个戏曲项目是木偶戏。木偶戏在北海市分布区域较窄,仅在北海市南康镇、福成镇、合浦县山口镇、白沙镇、沙田镇、公馆镇等地有所分布,以白沙、公馆、山口等地最盛。据《合浦县志》记载,木偶戏于明代从福建传入。木偶戏演出没有固定剧本,只有提纲,叫做“爆肚戏”。木偶戏演出团体共15个,演出剧目超过300个,全部为民间班社,没有演出许可证。每个木偶团由4-5人组成,1人负责演奏,3-4人负责操纵木偶。
    (二)存在的问题  
    1.难入主流,边缘化。改革开放以来,以电子作为传播动力的影视艺术获得长足发展,迅速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北海戏曲被边缘化,不再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被迫走乡镇和民间之路,远离文化中心。
    2.后继乏人,传承难。有影响力的粤剧名角特别是青年一代当家名角或创作人员不多,后继乏人。而木偶戏的人才培养与传承以拜师、跟团学艺的方式为主,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或开办课程,乡镇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者占大部分,学习表演木偶戏不赚钱,导致没人愿意跟学,传承陷入困境。
    3.剧目老套,少新意。粤剧剧目繁多,总数超过150个,但目前仍可演出的剧目仅剩一半,剧本创作能力较弱,原创剧目少;对传统剧目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缺乏时代气息,创新力不强。  
4.年轻观众缺失。北海粤剧的观众较多集中在本地老年人群体,很少中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长期以往,粤剧和木偶戏都会陷入无人欣赏的困境。  
    (三)建议
    1.地方政府应给予济扶持和政策扶持,把培养人才的经费纳入预算,给予优秀人才入编的特殊政策,提高生活待遇。鼓励业余曲艺社团公益性演出,按场次进行适当的象征性的经费补贴 ;开展年度演出演唱比赛,提高演出人员积极性和增加观众参与度。
    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5﹞52号《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及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组织召开的“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的要求,按照广西4部门联合印发的《广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桂宣发﹝2017﹞4号)精神,全市开展北海“戏曲进校园”活动。
    (1)教育部门把北海戏曲艺术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中。鼓励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担任学校兼职艺术辅导教师,开展戏曲艺术讲座等活动。  
    (2)各中小学校开设“北海戏曲选修课”,培养年轻一代戏曲爱好者。 
    (3)文化、宣传部门开展戏曲演出进校园活动,定期到大、中、小学校公演,扩大北海戏曲的影响力。
    3.文化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级主流媒体开辟戏曲专栏,广播电视机构设立戏曲栏目,定期传播戏曲知识和资讯。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网页等宣传和推广戏曲文化。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海市委员会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370号